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及安装问题及工作原理讲解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讲解?中央空调工作原理实际上和传统的空调差不多,都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件构成,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大部分的作用和原理,那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空调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接下来中央空调维修网的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
中央空调原理图-制冷原理:
空调在工作过程中它的制冷原理和制热原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它们却又恰好相反。在空调原理图中,小编首先来介绍一下空调制冷原理是什么。
1、空调在工作过程中, 压缩机会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之后将其输送到冷凝器中。
2、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冷凝器的冷凝将热量散发,成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这时制冷剂散发出的热量,会通过风扇经由室外机排出。
3、变成了液体的制冷剂通过管道进入到空调的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的节流,再被输送到空调蒸发器。
4、空调蒸发器空间较大,制冷剂在通过了狭窄的毛细血管进入蒸发器,会迅速的进行吸热,这时室内的温度就会逐渐降低,等到制冷剂再次变为等温等压的气体时,就会又进入到压缩机中,循环进行工作。
中央空调原理图-制热原理:
我们都知道空调除了能够进行制冷之外还能进行制热,上面小编已经为大家介绍了空调的制冷原理,下面小编就接着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空调是如何进行制热的。
1、空调在进行制热时最初的步骤和制冷原理相同,都是由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之后将其输送到冷凝器中。
2、制冷剂到达了冷凝器时,它的工作原理就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在空调中有一个四通阀,空调在进行制热时,四通阀会改变空调散热的方向。在冷凝器中制冷剂经过冷凝散热,这时散发出的热量不会被室外机排出,而是经过风扇转动通过风管被送到室内,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升温。
3、冷凝器散热完成之后通过管道被送入空调的毛细血管中,进行节流减压,然后被输送到空调蒸发器。
4、冷凝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这时它所吸收的热量就不是室内温度的热量,而是室外的热量,这就是冬季我们站在空调室外机旁时会感觉到有冷风吹出的原因。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讲解
由于家用 中央空调 系统与家用空调器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从而导致前后二者不论在选用、设计、安装、维护保养及使用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别。大多数消费者对家用空调器已经有较深的了解和认知,中央空调维修网的小编对此不再一一赘述,现就仅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方面在设计及安装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提出一点经验谨供大家参考。
一、 空调冷热负荷的配置不足
1、单纯地按空调使用面积进行空调冷热负荷的配置
由于室内人员的活动要求,为方便起见,相邻房间的门会经常开启,若被开启门的房间不设空调(如:厨房间、卫生间、更衣室等),该房间的冷热负荷会对空调系统形成相应的空调负荷,从而导致空调冷热负荷配置不足,而导致房间内的温度难以满足人体舒适要求。
2、样板房型与实际的空调冷热负荷配置相同
发展商为了售楼的需要,在楼盘还未竣工时往往预先对一套或几套房型进行全装修样板展示。而在空调冷热负荷配置上却忽略了工程竣工时其实际房型的差别。笔者曾经处理过某工程的A型房,设计根据计算冷热负荷采用了3冷吨热泵空调,结果发现当冬季室外空气温度在-2℃时,室内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风量已满足要求,从而导致业主不满意。经发现该样板房的上下层及左右相邻房间的门窗均没有安装,整个样板房间的周边(六面体)围护结构均为室外。经重新计算空调热荷后发现,要满足原设计参数的话,还缺少30%的空调制热量。这里需提醒房产开发商注意,在推出样板房的时候,应注意该样板房的空调冷热负荷的配置是否属于上述情况。
3、空调末端的冷热负荷配置足够,但由于考虑不同房间的同时使用系数小于1,而空调主机的容量也按相应系数配置的话,那么,当所有房间空调末端全部开启的时候,其室内温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
二、 空调冷热负荷配置已够,但效果不好
1、 风管机 的空调回风系统的风量不足,会使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产生原因大多为回风管及回风口面积不足(设计不合理)。整改建议:加大回风管及回风口尺寸,或增加回风管道及回风口。
2、送风与回风气流短路,即送风口送出的空调风还未全部送达房间空调区域,便就近流至回风区域。
3、为了方便及节省起见,风管采用过长的金属软管。当金属软管内的风速大于3m/s时,其管道内风阻力会急速增大,而家用中央空调室内机风机风压较小。如果其资用风压克服不了过大的阻力,其实际风量便会大大低于额定风量。
三、 安装时内机试验凝水管系统顺畅,而运行中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滴水现象
1、室内机吊式安装时其吊杆的上下螺帽处未设弹簧垫圈,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其螺帽振脱落后内机向凝水盘相反方向倾斜,导致凝结水从滴水盘上口直接溢水。
2、凝水管支吊架间距过大、吊杆强度不够;尤其是在水平管向下接立管的弯头处未设支吊架或支吊架离弯头处过远,室内装修时将其立管上推,导致凝水管反坡。所以在安装空调凝水管时必须要十分注意其管道的刚度及坡度的可靠性。